以光为笔,以影为墨 | 用科技点亮镌刻时代文脉的新文化地标!
来源: | 作者:微纳光学中心 | 发布时间 :2025-06-19 | 3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交流中心”)是由中国出版集团投资建设,列入国家出版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文化工程,位于北京市南二环右安门外距北京南站约 1.4 公里,距地铁站 500 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 10 万余平方米,整体设计体现了文化传承、国际视野、现代意识,致力于打造成为出版人的精神家园、国际文化的交流平台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地标。

 

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尤以外立面之设计灵感源于古代典籍的珍贵装帧——“金书玉匣”。其设计严谨、简洁、厚重,所谓“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日间,金属与玻璃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虚实交错,巧妙演绎出书页层叠的韵律,形意交融。

 

而夜幕降临,如何在不破坏建筑纯粹美感的前提下,点亮这座文化地标,成为关键挑战。要清晰醒目、大视角展示“中国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品牌标识,同时严格确保外墙无任何新增设施,维持日间观感。


北京中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科技型文化企业,以创新破题。项目团队采用微纳光学投影系统,多次实地勘测、反复实验,精心打磨方案,成功攻克了大倾角投射带来的图案畸变难题,并兼顾防雨抗风需求。方案数易其稿,终将设想完美落地,形成成熟解决方案。

 

成果斐然:在50米距离、50度倾角的苛刻条件下,实现了500米外清晰可见的震撼效果,完美呈现三大品牌标识及名称的艺术风格。特别选用象征底蕴与活力的“中国红”作为主色调,于夜幕中熠熠生辉。

 

这套微纳光学投影系统还具有如下鲜明优势

安全无忧:建筑外立面零损伤、零负担,无高空坠物和建筑消防风险,独特物理结构设计,无信息安全风险。

低碳节能:电力耗能仅为传统方案的十分之一左右,践行绿色发展。

智能便捷:采用低功率弱电设备,可集成多种传感器,可实现文字切换等智能控制,维护简便。

以光为笔,以影为墨。本项目不仅是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作为首都文化新地标的点睛之笔,更是公司 “科技+文化+” 战略落地的重要成果。科技赋能文化,是创造新体验、激活新经济的关键路径。未来,中新联将继续探索新质生产力实践,深耕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开拓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编  辑|崔  璨  刘世皓

复  审|王  坤            

终  审|马平平